当前位置:首页 > 生活 >

入伏后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 入伏后怎样将体内湿气排出?

时间:2023-07-11 09:05:16来源:

  入伏后的养生方法和注意事项:任何时候,我们都要懂得顺势而为,在入伏之后的这40天里,牢记:1不动,2要晒,3不喝,4要吃,养好身体,为秋冬打基础。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是哪些内容吧~

  1不动

  不久居空调房不运动

  进入三伏天以后,无论是早上还是晚上,天气都变得更加闷热,很多人便喜欢待在空调房里,一待就是一整天,加上天热容易流汗,便很少运动。但是空调房虽然舒服,却也不能一直待在里边。要经常给室内通风换气,而且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起身运动运动。俗话说“生命在于运动”,天热的时候可以在室内走一走,动一动,天气凉爽一些,可以到户外适当运动运动,这样更有利于身体健康。

  2要晒

  ①晒伏姜

  “夏吃姜”是老人留给我们的养生智慧,而晒伏姜更是老辈人教给我们的吃姜方法。每逢三伏天来临之际,我国陕西,河南等很多地区,都流行着晒伏姜的习俗。可以把生姜切片,高温蒸制后晾晒至干燥,也可以把生姜切碎沫,与红糖拌匀后装进罐子中,在阳光下充分晾晒。晒好的伏姜更耐保存,吃起来也更方便,可以在每天上午的时候泡水喝。生姜有助于增进食欲,温暖脾胃,除湿驱寒,助力我们轻轻松松度过三伏天。

  ②晒衣物

  在古时,在三伏天里,民间流行着“晒伏”的习俗,人们会在晴天的时候,把家里的衣物,被褥,鞋帽,甚至书画等,都拿到户外进行晾晒。这些物品经过暴晒,充分吸收了太阳的能量,不容易返潮,生虫,而且可以起到杀菌,杀毒的效果。虽然现代生活发明了很多杀菌消毒的方式,但是这太阳光更加天然健康,我们不妨在有时间的时候,把秋冬的衣服鞋子以及被褥床单等都晒一晒,好好利用这三伏天里的大好阳光。

  3不喝

  ①不喝生水

  入伏后,气候闷热潮湿,细菌微生物进入繁殖的旺季,那么我们在饮食上要格外注意,避免吃生食,喝生水。无论是自来水,还是直饮机里的水,都要彻底烧开之后凉至温热的状态再喝。另外在三伏天里,我们喝水的杯子也要保证每天都进行清洗,避免滋生细菌霉菌等。烧开的水在保存时,也要保证密封,盖好瓶盖,杯盖等,以免落入灰尘杂质,以确保卫生。

  ②不喝冰镇冷饮

  天气闷热流汗多,人们经常会感觉到又热又渴,冰镇冷饮仿佛是这个时候最理想的饮品了。但是冰镇冷饮虽然喝起来舒爽畅快,但是会将寒凉之气带入到我们的体内,刺激脾胃肠道,引起腹泻等不适。所以天气再热,也要避免喝冰镇冷饮。事实上,在三伏天里,没有什么比一杯温水更能解渴消暑的了。

  ③不大量喝酒

  生活中有很多人都喜欢喝酒,尤其是夏天吃烧烤的时候,更是少不了要点上一些啤酒来助兴。酒水中含有大量的酒精,营养成分也比较少,而且三伏天里湿热重,如果大量喝酒,难免会加重湿热。另外大量喝酒,会增加我们的脾胃肾脏的负荷,所以为了健康着想,在三伏天里还是要尽量少喝酒或是不喝酒。

  4要吃

  ①“助眠”的食物

  三伏天里,不仅白天热,即使到了夜里依然温度不减,受到天热的影响,很多人辗转难眠,久久不能入睡。这时候我们可以适当开一会儿空调,也可以在晚餐时吃些有助于睡眠的食物。比较常见的有莲子,百合,牛奶,莴笋,皇帝菜等。

  入伏后怎样将体内湿气排出?

  入伏后调理身体,排除湿邪,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艾灸、穴位贴敷、中药熏蒸等方式。

  艾灸、穴位贴敷等可选择关元、神阙等穴位及背部膀胱经、督脉经穴位,以温补阳气。

  中药熏蒸等方法也较为常用,穴贴与熏蒸常选择具有温补阳气、健脾除湿等功效的中药,如艾叶、砂仁、附子、白术、白芥子等。

  淋雨涉水,嗜食肥甘厚味,生冷之品等导致湿邪外感,损伤脾阳,脾虚生湿,导致湿邪蕴滞体内,见身体困重、舌苔黏腻、大便粘滞不爽等症状。入伏即进入一年中最炎热之三伏天,此时可借助天之阳气来培补人之阳气,并配合艾灸,穴位贴敷等以温化寒湿。

  三伏天调理身体祛除湿邪时,针对寒湿凝聚等较为适宜多用,疗效较好。

  建议入伏排湿调理身体的患者前往正规医院请专业医师进行操作,切勿自行艾灸、穴位贴敷、中药熏蒸,以免造成对机体的损伤。

展开更多
标签: